|
内墙用贝壳粉装饰壁材行业标准JCT2498-2018贝壳粉环保涂料执行标准是内墙用贝壳粉装饰壁材JC/T2498-2018,该标准按照GB/T 1.1-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。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。由数十家企业起草。以下是该标准的正文部分: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内墙用贝壳粉装饰壁材的术语和定义、分类和标记、原材料、要求、试验方法、检验 规则以及标志、包装、运输和贮存。 本标准适用于贝壳粉原料质量百分比不低于30%的干粉状内墙装饰涂覆材料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。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。 GB/T 1728-1979 漆膜、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 GB 8624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CB/T 9265 建筑途料 涂层耐碱性的测定 GB/T 9271色漆和清速 标准试板 GB/T 9756-2009 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 GB/T 9779-2015 复层建筑徐料 GB/T 15608 中国颜色体系 GB 18582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HG/T 3950-2007 (2017) 抗菌涂料 HG/T 4560-2013涂料的防结露性能测试方法 JC/T 412.1-2006 纤维水泥平板 第1部分: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 JC/T 1074-2008 (2017) 室内空气净化功能涂覆材料净化性能 JC/T 2177-2013 硅藻泥装饰壁材 JG/T 309-2011 外墙涂料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及分级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.1 贝克粉原料shell powder material 以贝类生物外壳(贝壳)经过清洗、粉碎或清洗、煅烧、粉碎等工艺处理所制成的钙化合物粉末。 3.2 贝壳粉装饰壁材 shell powder decorative interior wall material 以贝壳粉原料为主要填料,以无机胶凝材料、有机高分子材料为主要粘结材料,配制的干粉状内墙 装饰涂覆材料. 4分类和标记 4.1分类 内墙用贝壳粉装饰壁材按装饰效果分为:质感型-具有一定厚度的非平面装饰涂层,用1表示:平 涂型-满足遮盖要求的平面装饰涂层,用11表示, 4.2标记 内墙用贝克粉装饰壁材按产品名称、标准号和分类的顺序进行标记. 示例:内墙用质感型贝壳粉装饰壁材,其标记为 内墙用贝壳粉装饰壁材JC/T 2498-1 5原材料 5.1 贝壳粉原释应无异味。贝克粉原料占比不低于30%,由企业提供证明材料。 5.2其他原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要求。 6要求 6.1一般技术要求 产品的一般技术要求见表1. 6.2功能性技术要求 产品的功能性技术要求见表2 6.3有害物质限量要求 产品的有害物质限量要求见表3 7试验方法 7.1一般规定 7.1.1 实验室环境标准试验条件为:温度(23±2)c,相对湿度(50±10)%。 7.1.2进行有害物质限量检测时,样品存放、取样、制样过程中,应避免受到污染。 7.2试验样板的制备 7.2.1 试验基材 7.2.1.1 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 本标准中一般技术要求项目所用基材除粘结强度和对比率外,均采用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,平板应 符合JC/T 412.1-2006中NAFHV级的技术要求,厚度为4mm~6mm,其表面处理按GB/T 9271中的规 定进行。 7.2.1.2 砂浆块 按GB/T 9779-2015中6.3.2的规定制备. 7.2.1.3涂层结露椎体 防结露性能采用涂层结露锥体,按照HG/T 4560-2013附录A. 1.2的规定进行。 7.2.1.4马口铁板 防霉菌性能与防霉菌耐久性能采用马口铁板,其表面处理按GB/T 9271的规定进行。 7.2.1.5塑料膜 水蒸气透过率制备游离膜所选用的基材,如高密度聚乙烯、聚四氟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(简 称PET)塑料膜等,应表面无缺陷。 7.2.2 试板要求 试板尺寸、数量、种类及养护时间按表4规定进行。 7.2.3 试样的准备 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将样品配制成浆体,若所检产品规定了粉料与水的配比范围时,应取其中间值。 7.2.4制板要求 7.2.4.1 1型制板要求 初期干燥抗裂性、表干时间、耐碱性、耐温湿性能需要制板进行检测的项目,湿膜涂层厚度为(2.0 ±0.5) mm 水蒸气透过率试验样板,用内径80mm,厚2mm的不锈钢模具在塑料膜基材上制备湿膜,膜厚为2mm 的圆片,在涂膜半干时去掉模具,在标准养护条件下,每隔8h将试件翻转180"养护, 1d后,将样片 与基材分离备用 防结露测试制样,分两次将样品均匀涂刷在防结露椎体表面,涂刷间隔大于24h,累积涂刷的试样 量为(90±2)g 甲醛净化性能和甲醛净化效果持久性制板,将0.5kg干粉按产品说明书要求的配比加水搅拌后, 均匀涂制在4块500 mn× 500 mn的玻璃板一侧表面,在7.1试验环境中自然干燥7d后进行试验. 7.2.4.2 11型制板要求 初期干燥抗裂性、表干时间、对比率、耐碱性、耐温湿性能需要制板进行检测的项目,湿膜涂层厚 度为200 jum. 防结露测试制样,分三次将样品均匀涂刷在防结露椎体表面,涂刷间隔大于24h,累积涂刷的试 样量为(30±2)g. 7.3干粉状态 打开包装, H测粉料中有无结块,是否均匀. 7.4施工性 样品按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配制、刮涂、喷涂,观察样品是否易于混合,混合是否均匀,涂装作业 有无障碍. 7.5涂层外观 将7.4试验结束后的试板放置7d, 目视观察涂膜是否均匀,用手擦拭是否掉粉。 7.6初期干燥抗裂性 按GE/T 9779-2015中6.10规定的方法进行 7.7表干时间 按GB/T 1728-1979中乙法的规定进行。 7.8对比率 在无色透明聚酯薄膜,或者黑白各半的卡片纸上用200 um规格的涂布器均匀地涂布被测样品,试 验步骤按GB/T 9756-2009中5, 10的规定进行,仲裁检验用聚酯薄膜法。 7.9耐碱性 按GB/T 9265的规定进行。试验结束后,取出试板,用滤纸轻轻吸干附着板面上的水,在标准试验 条件环境中放置3h后,观察表面状态。 7.10粘结强度 按GB/T 9779-2015中6. 18规定的方法进行. 7.11 耐温湿性能 按JC/T 2177-2013中5.9规定的方法进行 7.12水蒸气透过率 按JG/T 309-2011中7.2规定的方法进行。 7.13 防结露性能 按HG/T 4560-2013的规定进行,试验条件选择状态11. 7.14 防霉菌性能 按1G/T 3950-2007 (2017)附录B规定的方法进行. 7.15 防霉菌耐久性能 按HG/T 3950-2007 (2017)附录B规定的方法进行。 7.16甲醛净化性能 按JC/T 1074-2008 (2017)第6章规定的方法进行。 7.17 甲醛净化效果持久性 按JC/T 1074-2008 (2017)第6章规定的方法进行。 7.18 燃烧性能 按GB 8624的规定进行. 7.19有害物质限量 按GB 18582的规定进行。 8检验规则 8.1检验分类 8.1.1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干粉状态、施工性、涂层外观、初期干燥抗裂性、表干时间、对比率、耐碱性。 8.1.2型式检验 第6章所列除燃烧性能以外的全部要求为型式检验项目。有下列情形之一时需进行型式检验 a)新产品的定型鉴定时: b) 产品主要原材料及用量或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更时 ) 正常生产时,每年至少检验一次 1) 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。 8.2组批和抽样 8.2.1组批 以同原料、同工艺条件下,连续生产的5t产品为一批,不足5t产品也以一批计, 8.2.2抽样 从同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五袋产品,再从每袋产品中随机取出3kg试样混合均匀;也可在生产线上 随机抽取五组试样,每组试样抽取约3kg混合均匀;试样总量不少于15kg,将试样分为两等份,一份 用于试验,另一份密封保存备用. 8.3判定 试样按第7章进行试验,试验结果若均符合第6章相应的要求时,即判为合格。若有两项及以上项 月不符合指标要求,即判该批产品不合格。若只有一项指标不合格,则用备用试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 检,复检结果符合标准规定,则判该批产品为合格;若仍不符合标准规定,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。 9标志、包装、运输和贮存 9.1标志 包装袋上应清楚标明产品名称、贝克粉原料含量、制造厂名、商标、批号、标记、产品净质量、生 产日期、有效期、产品配比及使用说明和防潮标记. 9.2包装 用防潮包装袋包装。 9.3运输和贮存 产品在运输和贮存时不得受糊。 |